诗人晏殊曾在庭前悬挂“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称赞北宋的四个大人物,“欧苏”即欧阳修、苏轼,“富范”则指富弼和范仲淹。
今年是北宋名相富弼诞辰1020周年,12月27日,在温州市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梧溪村举行“富弼诞辰1020周年纪念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近千名宗亲代表及文化学者齐聚,从深厚历史文化与宗族情感的角度,共同缅怀这位历史名人,探寻其文化价值。
“富弼诞辰1020周年纪念大会”巡村祈福活动
“我们终于回到家啦……”12月27日,在西坑畲族镇梧溪村的北宋名相富弼诞辰1020 周年纪念大会现场,来自宁波象山的宗亲代表富志勇在致辞时激动地感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祖先。
当日9时,在富相国祠举行富弼八世孙孟谦宁波象山石浦后裔富志勇认祖归宗仪式,他通过寻找宗族族谱、追溯宗族历史、与同宗族人相认,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宗族的归属感。在随后的巡村祈福中,巡游的队伍由两支舞龙队打头,仪仗队紧跟其后,声势浩大,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到午饭时间,百余桌“方桌宴”依次摆开,既有怀念祖先之意,也有“聚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的含义,具有浓郁的乡村地方特色。
“富弼诞辰102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富弼是何许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和名相范仲淹,看到少年富弼,发出“帝王辅佐之才”的感叹;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欣赏富弼的才学和为人,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富弼《温柑帖》,其中有“温柑绝新好,尽荐于几筵,悲感悲感”之句。
富弼《温柑帖》
富弼(1004-1083),北宋名相,《宋史富弼传》中称他为河南人。其实,富弼的祖籍是温州文成。如今,温州文成西坑的梧溪村,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七月十五,当地的富相国祠前都会人山人海,祠中悬挂一块宋哲宗赵煦亲笔题写的“显忠尚德”的牌匾,堂上正坐的便是富弼塑像。来自四面八方的富氏家族人汇聚在这里举行仪式隆重的祭祖活动,祭拜这位传奇人物——富弼。
温州文成西坑梧溪村富相国祠
富弼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两度拜相,三封国公。
他自幼聪慧,加上勤奋刻苦,很小就表现出超越常人的才华。著名文学家和名相范仲淹看到富弼赞叹之余,还将富弼的文章拿给北宋名相、曾连中三元的王曾和大词人晏殊看,两人都对富弼赞不绝口。晏殊更是因为欣赏富弼而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富弼画像
富弼以赤胆忠心闻名。宋仁宗年间,辽国屯兵北境,要求北宋遣使谈判,划地与辽。当时无人敢担当使臣之责,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辽国,表现了高超的谈判技巧,致使辽帝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宋辽由此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苏轼在《富郑公神道碑》中对他也大为钦佩:“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气色穆然,终身不见喜愠。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
富弼一生刚正不阿,忧心天下。在他当政之时,就时常上言觐见,规劝帝王,实行好的政策。后来因为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虽然富弼因为反对变法,自己选择引退,但仍然心忧天下。他知道活着的时候劝谏神宗,可能不仅得不到好的效果,恐怕还会连累亲友,于是将此事一直记在心中。等到临死的时候,亲自封好遗诏,交代儿子递给宋神宗。他在奏折中言辞恳切,劝谏帝王分辨忠奸,变法要从实际和百姓利益出发。
对于这位心忧天下的老臣,朝廷自然给予嘉奖,赠太尉称号,谥号为“文忠”。
2008年富弼墓在洛阳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一带被发现,是一座大型石椁穹隆顶砖室壁画墓,并发现墓志,边长1.4米,墓志全文多达7000多字,由当时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韩维撰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孙永书丹,墓志盖由名相司马光撰写。
发掘于洛阳的富弼墓
文成的千年望族
富氏的始祖叫富韬。据《文成县志》记载,“自唐末富韬迁入南田开始(唐时称泉谷,今刘基庙附近),文成人民就在这片热土上聚集而居、繁衍生息”。可见,富韬是文成县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富弼的曾祖父富处谦便是富韬的长子。自北宋开始,开封和洛阳逐渐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从仕官履历上看,富弼的曾祖父富处谦、祖父富令荀和父亲富言均在河南做过官。
后来,因为富弼几度拜相,皇帝就在洛阳给富弼“封地(田赋)诰命”。根据当时的户籍登记管理规定,只要在洛阳有“田舍”,就可以获得洛阳户口。于是,富弼一支才正式在洛阳开枝散叶,而富氏家族势力也达到了高峰。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副相),大力推行青苗法,富弼认为青苗法过于激进,使财利聚集于朝廷,却使人心分散,因此极力反对。朝廷也形成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富弼、韩琦为代表的旧党。但由于宋神宗支持新法,富弼也日益感受到压力。于是在临终前,告诫子孙,在自己死后,务必要迁回祖籍地。
富相国祠
到崇宁时(1102-1106年),新党对旧党的打击日益严酷,富弼在洛阳的孙子带领直系后裔全部迁回祖籍地南田。靖康之变后,其他富氏子孙也随宋室南渡,回到南田泉谷“依宗族而居”。还有部分支系子孙“散处江南”,主要分布在浙江和苏州地区。到1194年,十二世富应高搬迁到南田山浯溪(即今西坑镇梧溪村),这里逐步发展为富氏家族最大的聚集地。
祠堂演大戏、“水上舞龙”等活动,
大会还举办了《富弼评传》签约仪式;邀请中山大学历史系曹家齐教授作《富弼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地位》专题讲座;并举办富弼文化研讨会,温州大学张小燕教授作主题发言。她认为,文成是一座文化富矿,蕴藏着丰富的温州学研究资源。“宋代两名相,明朝一元勋”—— 富弼、周必大、刘伯温构成显赫的宋韵文化文成范。他们十分期待与各位共同深化研究,挖掘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深刻内涵,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慧与启迪。
注:本文综合自“温州发布”和“文成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