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观灯是中国的古俗,上海最早的灯会始于汉代,城隍庙、豫园一带灯会则兴盛于明清,后曾数度沉浮。1995年,豫园商城开始承办灯会,并将其正式命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

1995年首届豫园灯会巨型猪灯

豫园灯会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2025年,豫园灯会已走过30年历程。每逢新春佳节,城隍庙、豫园一带人山人海,千灯启明。从以生肖为主题,到以传统文化IP为引;从简单的灯组设置,到数字化、多媒体的场景串联;从上海豫园到全国多地,再到走出国门……在光影交错的盛典中,豫园灯会不断“向新而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科技融合,呈现出新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三十年灯海璀璨,点亮的是中华文化大美,亦是人们对“年”的期盼。

历年上海豫园灯会的“首次”与“之最”

据黄浦区地方志及历年《黄浦年鉴》记载,上海的灯会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据传,汉代时上海松江地区就有了由刘濞引入的扬州灯会文化,元宵赏灯的习俗随之在上海流行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城隍庙与豫园所在的松江府上海县县治地,已成为上海最繁华热闹的文化场所之一。城隍庙与豫园一带的元宵灯会也日趋成熟、兴盛,成为传统节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亮点。民国时期,灯会一度沉寂。1979年,城隍庙元宵灯会重新恢复。据《南市区志》记载:“1979年豫园重新举办元宵灯会,以宫灯为主,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但观灯人流如潮,一夜入园达5万人次,盛况空前。”

1995年,上海豫园商城开始承办灯会,并将其正式命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约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举办,以当年生肖为灯会主题。自此,豫园灯会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每到新春佳节,上海豫园商城的灯景都会如约点亮,以新颖主题和精彩灯景为申城增添喜庆,年复一年书写新的故事。豫园灯会在为市民游客提供饕餮文化盛宴的同时,也为城市节庆氛围和文化建设锦上添花,最终打造成为上海的一张金色文化名片。

30年来,上海豫园灯会屡屡创下“首次”与“之最”,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例如,豫园商城开始承办灯会后,面对年复一年增加的客流量,1999年和2000年,豫园灯会连续两年尝试定时售票观灯的办法,成效卓著。实行售票观灯后,灯会的各式灯组得以制作更精湛、题材更丰富、观赏性更强,同时,游客的观灯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1999年豫园灯会

同时,为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豫园灯会不断提升内容品质。2003年,豫园灯会首次将现代声光与造雪技术融入灯组设计,设计制作“草坡羊群”“瑞雪兆丰”“九羊祈泰”等实景式大型灯组。2007年,豫园灯会又首次将中国古典文学精粹融入灯组设计,由多个灯组展现“四大名著”的经典场景,得到广泛赞誉。

年复一年的创新和升级将“豫园灯会”的招牌越擦越亮,也越发深入人心。至2009年,豫园灯会在正月十五元宵当日观灯人数近40万人次,商城营销量同比增长60%以上,创下元宵销售新高。2010年豫园灯会首度受邀参展首尔国际灯节。参展的灯组创下了首尔灯节单体规模最大灯组的纪录。韩国政府相关部门纷纷称赞豫园灯组的工艺、安全措施,认为这是世界一流的灯彩艺术,参展各国也纷纷对豫园灯组表达了敬意。

2016年,主办方首次改变以往灯会固定于正月初一至十八举办的做法,延长灯会时间,改为历时31天。同时,为做好灯会大客流服务保障工作,首次在线上平台开通豫园灯会客流查询功能。2019年,灯会首次推出线上线下同步购票服务,还首次在猜灯谜的灯笼上添加二维码,方便游客及时知晓谜底。

时间来到2024年,豫园灯会再迎巅峰时刻。甲辰龙年灯组搭建难度为历年之最,灯组华丽而富有个性和内涵;凝晖路上的“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还得到了“中式美学天花板”的美誉。更值得一提的是,豫园灯会首度在国外举办,法国巴黎与中国上海同日点亮华灯,共迎中华新春。

2024年在法国举办的豫园灯会

从生肖主题灯会演变为文化IP灯会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在对传统文化的演绎上不断推陈出新。

1995年首届豫园灯会,在华宝楼前的中心广场,第一次展示了大型的生肖灯组。适逢乙亥猪年,这组长度超过五米、憨态可掬的巨型猪灯在中心广场上一点亮就成为整场关注的焦点,吸引无数市民前来观看。

围绕生肖,豫园灯会也将诸多古代名著、传说融入灯组设计。自2007年起,豫园灯会以《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为蓝本,设计出“通天河”“英雄榜”“桃园三结义”“共读西厢”等生动灯组,再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2013年,中心广场的生肖灯组“玄武献祥瑞”将蛇与龟两种元素结合,展现道家神兽玄武的威仪。同时,九曲桥上的《白蛇传》灯组,将“篷船借伞”“水漫金山”“断桥重逢”等经典桥段表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传说中的世界再度复苏。

此外,豫园灯会通过成语、诗词和灯谜等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呈现生肖文化意象的无穷魅力。例如,2005年,以“金鸡报春”为主题,结合“闻鸡起舞”等寓意丰富的小品灯组,营造“雄鸡昂首高啼、农家丰收迎春”的节庆氛围。2011年,灯会借鉴上海世博会高科技元素制作巨型兔子主题灯、荷花池蓬莱仙境组合灯与“牡丹怒放”“兔子童话”“众神传说”等灯组。2012年,灯会以长60米、高10米、身披2012片金色鳞片的巨龙灯组为中心,呈现“龙凤呈祥”的恢弘景象。2021年,又首次引入数字化设备,设置“牛转乾坤潮起东方”“焕彩江南百景游春图”“五牛积福牛运亨通”主题灯组,将传统灯彩以现代科技方式演绎,打造高科技灯光大秀。

而在历年的探索向新中,灯会主办方发现,有关生肖的作品和典故具有局限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止于此。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在这样的思考下,豫园灯会找到了中国古典文献《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本奇书,它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山川地貌、奇珍异兽和各种人物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本共计一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所展现的价值观、世界观,又同豫园灯会所希望向每位观灯者传递的核心价值,在很多方面高度匹配。

2023年豫园灯会

于是在2023年,灯会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结合非遗灯彩工艺,并配合多媒体、AR技术,将书卷中的《山海经》宇宙跃然于豫园商城实景之上,九曲桥畔呈现出一场旖旎幻梦。2024年和2025年,豫园灯会继续以《山海经》为主题,两度续写“山海传奇”。

由此,从《西游记》《白蛇传》,到如今的《山海经》,豫园灯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传统文化意象,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人物故事场景、灯彩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又在年复一年的打磨和创新中,从生肖主题灯会逐渐演变为文化IP灯会,为市民游客呈现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幻世界。

围绕《山海经》展开宏大叙事

2023年以来,豫园灯会连续三年以“山海奇豫记”为核心主题,构建起一个宏大的文化叙事。从山经到海经、从海洋到丛林、从中国到世界……这趟沉浸式的“奇幻旅程”,既让“年味”可感可亲,也为申城带来文化盛宴。

“山海奇豫记”来源于《山海经》中“禹定九州”的吉祥寓意,2023年的豫园灯会结合多元科技手段和丰富体验活动,倾力打造出充满神仙瑞兽、奇花异草的东方美学奇境。在多媒体灯彩艺术的创新加持下,书卷中的《山海经》宇宙跃然于豫园商城,一幅梦幻的上古神话图卷“山海奇豫记”在雕梁画栋之间、在亭台楼榭之中徐徐展开。此外,灯会推出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主题互动内容,每晚,中心广场都会举行亮灯仪式,还原古时上元节亮灯盛况。典仪官开场唱和,开启仪式。伴随着“玉兔东升、鲲鹏万里”主灯组点亮,沉浸式演艺内容同步呈现。

2024年,豫园灯会续写“山海奇豫记”的传奇,开启“海经篇”的讲述。“龙游四海”“海市蜃楼”“飞龙跃海”“海错翩然、星汉灿烂”……不同主题的区域共同营造出“奇幻仙境”,其中,凝晖路上的“一夜鱼龙舞”更是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中式浪漫天花板”的美誉。

2024年豫园灯会

AR技术也被融入进灯彩设计中。豫园老街二楼连廊高处悬挂云龙,点缀在亭台楼阁之间,搭配“寻龙秘境”主题,市民游客用手机AR扫描,即可寻觅到隐藏的非遗“刺绣龙”。

随着灯组闪耀,豫园商城内鼓乐齐鸣,舞者翩然。园内文化演绎活动、非遗文化巡游不定时轮番上演。灯组形象还变身真人NPC,与市民游客热情互动,营造沉浸式游园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豫园灯会首次“出海”,在法国巴黎举办。其主题为“山海有灵”,与上海豫园的“山海奇豫记”东西辉映,向法国民众展示东方生活美学的魅力。法国豫园灯会还运用了各类“黑科技”,许多灯组的标识牌上都设置有二维码,观灯者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便可看到山海神兽、奇花异草等“活起来、动起来”。

几天前,2025豫园灯会璀璨绽放。今年的灯会,依然持续中式浪漫特色,以“万物美好,众生奇妙”为主题,围绕《山海经》呈现生肖蛇与山海林木间百鸟百兽交错和谐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发的神奇景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豫园灯会从宏大叙事视角转入平凡的世界,阐释如同灯火中每一粒微光的每一位平凡人的故事,世间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每一盏灯,每一个装置,都是对弱小生命体的致敬和赞美,最终汇聚成“和谐共处、美美与共”的一场“山海奇豫”。

2025年豫园灯会

近期,凝晖路无疑是豫园灯会“最热打卡点”之一。茂密藤蔓环绕,无数色彩斑斓的蝴蝶自谷底向天空聚集,翩翩起舞,形成蝴蝶花海,从凝晖路一路而来,营造出“逍遥物外,庄周梦蝶”的梦境,达到“人在灯里游”的感受。中心广场则呈现“天地人和,金蛇献瑞”的热闹丛林景象,金色灵蛇盘绕在蘑菇丛林中。灵蛇身上渺小的菌人和其他组别小蛇同样值得关注,小菌人出自《山海经》:“有小人,名菌人。古训载:海人生若菌,若菌生圣人。”小菌人如小蘑菇般身形,虽朝生暮死,但有着乐天从容的性格,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九曲桥头,树藤延续到湖面上,各种奇异的动植物在树藤中栖息,展现出一幅“众生奇妙,丛林乐园”之画卷。

豫园灯会广场中心生命之树

2025年,豫园灯会还以技术实现虚拟奇境与现实场景的交融,给无法亲临现场的游人,带去豫园灯会AR实景直播。同时,豫园灯会也使用更加节能的材料,持续助力环保。

“不止灯彩”豫园灯会30年暨中国彩灯艺术展

此外,“不止灯彩”的豫园灯会30年暨中国彩灯艺术展同步开启,展出13件古灯和10幅传统年画,将过去与现在串联,让观众看到中国彩灯艺术的流传与变迁。展会现场,还推出了奇豫山海记VR系列项目。这是全球首个《山海经》主题灯彩沉浸体验项目,项目围绕《山海经》的神话故事,通过VR技术重现了一个充满神秘的上古生物和奇幻景观的世界,让《山海经》中的故事和生物“活”了起来。玩家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看到荒古奇林、石林沼泽、太初之干等奇特地貌与山海经中的神兽近距离互动,体验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用VR去诠释灯会的主题,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全新尝试。

全球首个《山海经》主题灯彩沉浸体验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豫园灯会爆款文创灯笼再次上新。自2023年起,豫园原创月神兔灯笼“一灯难求”。2024年,与灯会灯组相得益彰的两款国风小龙灯“金豫龙瑞瑞”和“鱼龙嘟嘟”迎来上架即售空的火爆销售场景。2025年,两款提灯再次受到游人热捧,其中,灵蛇秘境-灵蛇彩莲提灯设计来源于中心广场灯组,寓意“好运莲莲”;多福多金-灵蛇财宝提灯则采用财神+钱币+蛇宝宝的造型,打造祥瑞之蛇。

灵蛇彩莲提灯及灵蛇财宝提灯

三十年的坚守与向新

如果说豫园灯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动展示,那么近年来的“山海奇豫记”系列,则是它“向新力”的最好展现。从灯组设计、IP跨界、技术创新到互动体验,“新”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中。

豫园灯会不止灯彩,还肩负“文化平台搭建”责任,不断携手各大文旅IP进行跨界合作,共襄盛举。2023年豫园灯会期间,豫园灯会与上海博物馆这一文化IP联袂,呈现一个让“文博”活起来的生动案例。在豫园老街打造“奇豫上博”文化特色街区,四组上海博物馆文物,在市文联团队的指导和二次创作下,以灯彩形式重新焕发生命力。2024年豫园灯会则与苏州丝绸博物馆IP梦幻联动,联合打造了“寻龙逐梦”主题街区,以苏州丝绸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龙纹样为灵感设计,通过不同形态的创新灯组,展现五千年龙文化演进史。

而今年,豫园灯会与宁波周尧昆虫博物馆合作,在灯会期间推出“绿色探秘”之旅,通过现场科普互动等形式,贯彻ESG环保理念,打造绿色环保灯会。

2023年起,豫园灯会每晚都会举行亮灯仪式,将文化传统、古代仪式等情节作为表现内容,把祈福纳吉、守望向善等朴素的民族情感与内容实质,以充满仪式感的表现方式植根在节日活动中,让人们在新春佳节之际,感受中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魅力。

互动体验的升级则让豫园灯会更具现代感。簪花汉服打卡、歌舞演艺互动、NPC角色设置、古装游戏cosplay,灯会不再只有简单的观赏环节,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互动装置和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沉浸其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种互动形式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得以融合。

科技的深度融合不失为豫园灯会的亮点,从LED灯光到全息投影,从AR互动到光影特效,技术的进步赋予了传统灯彩新的生命力。

同时,豫园灯会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灯会的光影美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展示东方生活美学的魅力。

如是,在光影的流动中,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成为年味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在几代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年”的记忆。同时,作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之一,豫园灯会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人前来观赏、游玩,在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带动着地方文旅产业和商业向更蓬勃处发展。而对于“文化出海”的探索与成功实践,更彰显了豫园灯会源源不绝的向新力与传播东方生活美学的担当。

豫园灯会三十年的坚守,是不忘初心,亦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