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王婷婷

2024年,央企中海在地产界赚足了眼球。行业仍处深度调整期,中海在一线城市的多个豪宅盘频频“日光”,本就令同行们心生羡慕,现在这家房企又在楼市风向标上海登上了销冠的宝座,堪称行业最大赢家。

12月25日,上海迎来6盘齐开,最受关注的当是位于徐汇区的中海领邸玖序,开启年内第五批次开盘。延续前几次的热销态势,此次推出的118套平均总价约4100万元的滨江大平层房源,在30分钟左右全部售罄。至此,该项目在年内实现清盘,累计销售282亿元。

当日,中海地产上海公司便对外宣布,2024年,公司在上海的总销售额突破700亿元,达到约700.11亿元,成为全国性房企在单个城市最高销售纪录的保持者。

图片来源:中海地产上海公司


挤下招商,夺得销冠

2024年的上海楼市,中海必定占据一席之地,从年初到年末,关注度颇高。

今年4月2日,黄浦区新天地板块的中海顺昌玖里开盘,当日实现196.53亿元销售额,刷新全国单个楼盘的开盘销售纪录。随后,赶上徐汇滨江板块热度持续攀升,中海接连推出的中海领邸玖序等项目也不断“日光”,到年底直接逆袭成上海楼市销售额第一。



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告诉界面新闻,中海算是刚好抓住了今年上海豪宅市场销售旺盛的势头,一个位于新天地,一个是徐汇滨江,都卖得很好,对于中海的资金回款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看出,中海在拿地方面会更聚焦,越是聚焦中心区的,企业的销售压力越小。”卢文曦认为,很明显中海在前期拿地方面应该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也是中海能够凭借少数项目跃升至上海销冠的重要原因。

在此之前的2022年-2023年,招商蛇口连续两年霸榜上海销售额第一。其中,2023年招商蛇口在上海录得销售额接近646亿元。但今年,中海一来,便是“王者回归”,前11个月,招商蛇口在上海只录得销售额256.7亿元,排行业第三,而中海已凭借573.47亿元位居第一。

在业内看来,招商蛇口虽然长期在上海深耕,但能够连续两年拿下销冠,既有自身努力和实力的成分,但也有运气的因素,毕竟这期间万科、中海、华润因为拿地围标事件而暂停了在上海拿地,为招商蛇口拿下优质地块减少了诸多阻力。

据界面新闻统计,2022年招商蛇口至少摘下10幅地块,位列上海拿地排行榜榜首。2023年,招商蛇口依然是上海土地市场的大赢家,全年单独或联合其他房企总计竞得6幅地块,总金额近200亿元。

但中海等房企的回归,让招商蛇口在上海的压力又回来了。其“上海心”正一步步由核心区域扩张到上海外环。到2024年,招商蛇口的拿地和在建项目大多分布在宝山区、松江区等非核心区域。

但中海瞄准的都是核心地块。2023年,“解禁”后的中海立马投身到上海土地市场,优质地块竞争激烈,中海多次报名竞拍终无果。

直到当年10月份,中海联合上海西岸开发以底价240.16亿元竞得上海徐汇区西岸数智中心地块,才算在上海拿地“破冰”,也即如今的中海领邸玖序项目。

中海深知,行业大调整之际,唯有核心城市核心地块才能取胜,自2023年以来便主要聚焦于高能级城市拓储。

数据显示,2023年中海新增货值2404.2亿元,总购地金额1342.1亿元,其中四个一线城市权益购地金额占比约60%。其间,中海地产在上海、深圳、广州共摘得3宗百亿级地块,与“地王”标签深度捆绑。

2024年依然如此。在年初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中海地产行政总裁张智超表示,中海一直对净利润率特别看重,也是研判投资的核心指标,坚守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投资理念,坚守投资刻度。

这也是2024年的中海能够在上海等城市取得热销战绩的关键,而退居外环的房企如招商蛇口在上海则面临发展失利,销冠宝座只得“拱手让人”。“招商蛇口以前在市中心也有项目,但卖了之后没有迅速补货,所以今年就有些吃亏了。”一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

勇夺地王,蓄力明年



2024年,在各大一线城市屡战屡胜的中海依然将目光放到优质热门地块,近期又在北京、深圳接连斩获3宗百亿级地块。

其中位于深圳湾后海总部基地的T107-0107地块出让总价达185.12亿元,成为年度“全国地王”,在北京则斥资近264亿元拿下两宗地块,看起来要为2025年的继续热销打下基础。

中海在销售、拿地方面的“高调”,令市场再次认识到核心板块的重要性。很快,所有房企开始围攻核心地块,土地竞拍愈发激烈,中海在上海拿地也遇阻,2024年只拿下杨浦区两宗地。

“中海很聪明,公开市场拿不到好地,还可以‘曲线救国’,比如旧改地块之类的。”上海一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中海其实非常注重拿地,很多企业都拼不过。“招商蛇口也可以适当调整策略,往这方面投入,只看愿不愿意了。”

举例而言,去年10月在上海240.16亿元底价拿下的徐汇地块,也几乎是“内定”。2023年3月,中海董事长颜建国曾在深圳与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会谈,中海集团官网消息称,双方就中海在徐汇业务发展,推进相关项目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而10月份的拿地,可称之为双方合作的初步落地。

包括今年上海入市的新天地板块中海顺昌玖里项目,也是中海在禁止上海公开拿地期间,与上海黄浦区签约的历史风貌保护及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90亿元。

可见,在当前的楼市格局下,房企不仅要有拿地的实力和运气,还要有获得地方政府认可的优势,才有机会赢得进入赛场的入场券,实现逆势突围。

不管怎样,中海今年在上海是实力与运气兼有,但2025年能否保持,面临不确定性。

“2024年上海豪宅市场的这种势头,放到2025年是否还会这么活跃,走势如何,没有任何人敢拍胸脯保证。而且市场供应还会不断增加,但高净值人群还有多少,够不够,都很难说。”卢文曦指出。

就中海而言,项目获得热销并不意味着完全胜利,接下来也面临集中交房的挑战,能否如期保质交房,都关乎着房企的品牌、实力、口碑等,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项目的销售。

某市场业内人士表示,现今包括中海、保利、华润等央企房企也都面临口碑下滑,“华润也有维权,曾经那么好的口碑。”

比如中海在上海另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中海海上和集,位于杨浦区江浦板块,均价13.5万元/平方米,同样属于内环内项目,从2023年8月入市到现在,仍有少量房源处于续销中。而且,该项目今年因质量问题、降标等多次收到业主维权信。

一名业主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工人似乎都回去过年了。”

不仅是上海,在全国多个城市,中海今年都存在项目维权的情况。

以位于北京石景山古城的中海长安誉为例,该项目业主表示“还没收房,就发现各种减配。”在四川成都,中海新川华府项目同样面临降质减配,业主全部拒收房。长沙今年的热销项目中海寰宇天下,业主称“高价低配,轻奢定位但是以最低配版本的建造标准。”

2025年,中海能再创造销售奇迹吗?上海的销冠之位又能否保住?开始进攻内环的招商蛇口,有没有机会实现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