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2024年12月31日午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面向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操作,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即日起接受机构申报。

  同日,证监会发布消息,前期,证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亿元,20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参与投标。工具实施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互换便利操作,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投资,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发挥了互换便利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首次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亿元。另据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消息,截至年末,上述500亿元已基本用完,市场反映良好。参与首次操作的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第二次操作还将新增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及5家头部保险机构,预计第二次操作量将不少于500亿元。

  证监会披露,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相关机构积极申请,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每批次操作时,根据意向参与规模筛选出20家左右的机构参与人民银行招标操作。

  “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024年12月31日开始操作。中国证监会要求相关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投资能力,加强合规风控管理,有效发挥稳股市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证监会进一步表示。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论坛年会上指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制定了助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另一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提升机构资金获取和股票增持能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对此,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近日表示,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与时俱进,把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自己的调控视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中央银行不能听任资本市场下泻,但肯定也不能直接下场,互换便利就是这样一种创新金融工具。”

  此前,在2024年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潘功胜表示,将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互换便利”为其中一项。2024年10月18日,央行公告创设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2024年10月21日,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央行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首次操作金额500亿元。

  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认为,SFISF操作有助于缓解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相关机构的筹资压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参与首次投标的17家证券公司所持有的A股市值占全部券商持股市值的90%以上。大部分证券公司存在筹资压力。根据各证券公司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除证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外,其余16家证券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SFISF首次操作金额为500亿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证券、基金公司等中标机构的筹资压力。

  李佩珈还称,SFISF操作有助于促进证券行业提高自营业务水平,迅速发挥市场带动作用。代客投资的各类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与保险资管产品要真正运用SFISF获取流动性并投入股票市场,还需要完善一定的补充机制,以明确机构与客户间涉及SFISF业务的权责利关系。而券商自营业务落地SFISF基本不面临制度障碍。

  “另外,短期内,通过SFISF获得的额度将主要用于机构自营业务,但是自营业务的持股规模远小于资管业务。以券商为例,其自营业务的持股市值与券商集合理财的持股市值比大约为1:8;基金公司自营业务规模更是远小于旗下基金的资金规模。”在李佩珈看来,当前,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要首先完善资管业务运用SFISF工具的机制,使SFISF尽快起到带动整体机构投资者的效果。同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还要根据自身的融资需求与运用SFISF的综合融资成本,合理安排SFISF工具的运用节奏。

  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谈及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时,会议表示,要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落实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02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曾撰文表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基本框架,在货币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述文章还称,将按照明确范围、强基补短、多点并进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其中一项重磅举措就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宏观审慎重点管理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八大举措,其中两项重要举措便是建立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健全有力有效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认为,未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可能会沿着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健全以央行为最后贷款人的金融安全网。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央行通常根据白芝浩法则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向具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不承担损失。三大原则包括无限量提供流动性支持、惩罚性的高利率、足够优质的抵押品。但2008年之后,全球主要央行遵循了新的白芝浩法则,即当央行维护金融稳定时,流动性提供的方式更加多样,利率水平适当放宽,担保措施也有所增加。一方面,央行贷款对象扩大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流动性提供的方式也有所拓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2024年,央行创设了两项稳定资本市场的工具,未来还可能创设新的工具或者推出平准基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二是制定国家层面的金融法,统一金融行业基础性法律制度,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制定金融法。目前我国金融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金融监管缺少统一的基本法,存在监管重叠或空白,制定国家层面的金融法,将有助于实现全面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三是实行央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面对可能的风险和冲击,央行只有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制度,才能有能力、有财力实现任务和目标。包括保持央行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可持续,充实央行国家资本,完善总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损失核销和资本补充机制等,确保央行具备开展金融调控、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